14岁少女执意减肥,一个月内瘦了10多公斤!柳州医生提醒……
因为外貌焦虑,14岁的她执意要减肥,还因此患上神经性厌食症。这是最致命的精神疾病之一,因无法正常进食,会导致营养缺失、生理性紊乱和器官衰竭等。广西脑科医院精神科医生通过营养治疗和心理干预,帮助少女摆脱“减肥泥潭”。
少女执著减肥
半年前,14岁的欣欣(化名)在短视频平台看到女团舞蹈后,对舞者纤细的长腿很是羡慕。再看看镜子里自己的“小粗腿”,她陷入了外貌焦虑,于是决心减肥。为了减肥,她有时连饭都不吃,运动量却在增加。
【资料图】
通过“极度自律”的生活方式,欣欣一个月内减重10多公斤。但瘦下来的欣欣,并没有变得开心,她对自己的食谱要求越来越苛刻,也更加不敢吃,晚上还经常因为担心变胖而无法入睡。
“闺女你不胖啊,再减成皮包骨,可就不好看了。”回过味来的家长,努力劝说欣欣不要对减肥太执著。可惜欣欣已经陷入减肥的泥潭,连哄带骗也很难让她吃下饭。无奈之下,父母带欣欣前往广西脑科医院心身医学门诊就诊。
专业治疗助康复
经过生理和心理检查,谢新凤医生发现欣欣存在“瘦=美 越瘦=越美”的思维内容障碍。这种错误的观念,在她的意识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,并且正导致严重的后果——让她的体重明显低于正常青少年的标准,并处于“中度营养不良”,还患上了“神经性厌食”(即大家常说的“厌食症”)。
据谢新凤医生介绍,要治疗神经性厌食,首先要解决欣欣“营养不良”的问题,第一阶段就是要帮她恢复体重;第二阶段是开展心理治疗,目标是引导她改善错误认知,做好心理调适,预防复发。
治疗期间,医院的营养师为欣欣量身定制了尽可能贴合她口味的营养食谱,并配合营养液纠正其营养不良问题。同时,心理医生也对她进行多次心理干预治疗,帮助她调节情绪和恢复进食的欲望。
一番努力后,欣欣的体重正在逐渐上升。尽管彻底扭转欣欣的错误认知仍需一段时间,但在专业的治疗和家庭的支持下,欣欣有望成功康复。
厌食症不容小视
“在门诊中,诊断和治疗的青少年厌食症患者,大多存在外貌焦虑。他们对身材过度关注,害怕体重增加和发胖,对体重和体形有着接近病态的关切。这类患者除了表现出像欣欣这样的过度节食,有的还以催吐、导泻、狂吃减肥药等方式控制体重。”谢新凤医生称,厌食症患者的症状包括行为、精神心理和生理三个方面:
行为方面表现为患者通过非理性的限制进食、过度锻炼、催吐等方法,刻意减少热量摄入,增加消耗,造成明显的低体重和营养不良;
精神心理方面表现为患者无休止地追求瘦,恐惧肥胖或拒绝维持正常体重,有一部分患者明明已经很消瘦,但仍坚持认为自己很胖,只要进食就会马上胖起来;
生理方面则表现为患者低于最低正常体重标准,并伴有明显营养不良,以及皮肤干燥苍白、头发干枯、全身无力等情况。严重者还会引发身体机能损害,包括内分泌系统、消化系统、心血管系统、泌尿系统的问题,女性可能出现闭经或停经,青春期前发病的患者会影响青春期发育。
除了以上主要症状,厌食症患者还常伴有抑郁、焦虑、强迫症、易激惹等表现。所以,厌食症不容小视。
治身也要治心
进食障碍的治疗以营养治疗和心理治疗为主,药物治疗为辅。家庭治疗是进食障碍治疗中研究最多的方法,尤其在儿童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家庭治疗会探索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,鼓励家庭成员做出改变,以改变整个家庭关系,而不仅仅是患者的症状。
认知行为治疗的目的,是改善患者存在的功能障碍性思维,如企图通过控制进食拥有理想的体重和体型来获得成就感、价值感、认同感、掌控感等。治疗技术包括心理教育、动机促进、其他行为改变策略等。
医生称,辩证行为治疗的核心技巧主要包括正念技巧、情绪调节技巧、痛苦忍受技巧以及人际效能技巧,能帮助患者增加对自身的认识和接受度,提高情绪控制能力,减少负性情绪反应,改善人际关系等。心理动力性治疗则帮助患者改善进食态度、对体型的满意度、抑郁情绪和家庭冲突等。
来源 | 南国今报记者韦黎 通讯员卖千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