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河县:以“三个三”思路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质增效
【资料图】
红河县贯彻落实“稳就业、保就业”决策部署,构建县(就业服务中心)—乡(镇)(就业工作服务站)—村(社区)(劳务专业合作社)三级劳务工作网络格局,压实部门、乡镇主体、村党总支、驻村工作队、挂包责任人五方责任,进一步抓实抓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岗促增收工作,助推乡村振兴发展。
组建三支队伍
组建就业工作服务队,以行政村为单位,由乡镇中心工作组、村组干部、驻村工作队员组成,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精准的就业服务;组建农村劳务经纪人运营管理队伍,每个行政村成立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,至少培养配备1—3名农村劳务经纪人;组建外出稳岗拓岗小分队,由县人社局牵头、劳务派遣公司为主体,协调对接我县农民工主要务工城市以及对口支援帮扶地区人社部门,把务工人员稳在当地、稳在企业。
健全三个工作机构
健全红河县就业服务中心,打造集政策宣传、咨询服务、培训指导、就业帮扶、交流洽谈、金融支持等创业就业孵化基地;健全各乡镇就业工作服务站,对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进行服务、管理、监督、培训等;健全驻外劳务服务工作站,协调对接我县农民工主要务工城市人社部门及用工企业,提供劳动维权等服务。
建立三项机制
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,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的扶志扶智模式,引进红河县农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劳务输出龙头企业,带动村级劳务专业合作社劳务有序转移输出,提高劳务产业规模化、组织化程度;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岗促增收工作情况月调度通报机制,进一步压实责任督促工作落实;建立返乡回流的脱贫劳动力跟踪服务机制,通过“一对一”精准推送就业岗位,“点对点”输送等帮扶方式帮助实现再就业,并做好后续跟踪服务,确保稳定就业。
红河县大力开展农村劳动技能培训以提高就业能力、“三个一批”解决就近就业等,积极落实落细各项就业帮扶政策。2022年红河县纳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的就业补助资金支出2192.29万元,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补贴856人,全县开发公益岗位2946个(其中乡村公岗2801个,城镇公益性岗位145个),鼓励组织劳务输出补贴35人,外出务工奖补补贴1113人,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就业奖补补贴297人;创业贷款直达资金3450.23万元(包含普惠金融示范县奖补资金1125万元),支出3057.49万元,支出率88.6%,“贷”出创业创新活力,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