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护好患者的生命安全|世界热头条
守护好患者的生命安全
直击春节里的上海医护人员:没有“过节”的概念
本报讯(劳动报记者 李蓓 通讯员 黄兴) 当万家团圆、欢度春节时,上海很多医护人员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,只为守护好患者的生命安全。兔年春节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的白衣天使们毅然选择了坚守“医”线,以细致入微的服务守护百姓健康。
(资料图片)
除夕夜,
他拨通了视频通话
“16床的病人,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,现在肌酐很高正在做血透,情况不太好,需要多关注下。”1月21日上午10:30,急诊科住院医师于磊换上白大褂,与昨天夜班的同事正在做工作交接。
他来到2楼急诊重症监护病房,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从2023年1月3日开始,他有了一个新的身份——急诊科总值班,他要负责起监护室、病房、一楼抢救大厅的各种突发事件,以及节假日监护室新病人的收治工作。 于磊透露,监护室内的病人病情很重,每分每秒都不能有差池。
从早上10点忙碌到晚上8点半,于磊终于有了点空闲时间,他连忙拨通了视频通话。电话那头,是母亲、妻子和去年刚出生的儿子小老虎。“咦…呀…”看着笑眯眯的儿子,于磊工作一天的疲倦瞬间消失。
春节加班,
他们没有一人缺席
正月初一, 冠心病监护病房(CCU)护士长许莉精神饱满地来到病房,今天她作为大内科值班护士长以及护理部日班值班护士长,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
“冬季本来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。”许莉表示,就在小年夜以及除夕当天,CCU团队已经收治了两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,“我们还是跟平时一样排班,每天安排10名护士,随时随地做好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准备。”
谈到2023年春节,许莉很是感慨。“我们科室里有三分之一的护士,老家都在外地。新冠疫情以来,他们一直留守在上海,过年了也不回家。虽然大家不说,但是我们都知道,他们非常想家。今年疫情平稳后,我们也鼓励那些多年没有回家的护士回家看看。大家都说今年春节先不回去。”
她在重症监护室
为百姓健康“守岁”
农历兔年春节,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李喆如同往常一样,依旧在重症监护室(ICU)内忙碌着。
1月21日除夕当天,正值日班的她刚上班就收治了一例危重患者。
忙完了救治工作,李喆才有空查看手机里的信息。“除夕值班,也要注意身体。我们留了一桌好菜,等你回来吃年夜饭。”原来是李喆的母亲发来了微信留言。李喆简短回复了一句“好的”,便又投入到工作中。
“重症医学科医生是一个 365x7x24小时在线的岗位,我们的除夕夜和平时的日子没有区别,重症医学科肩负着危重患者的救治工作, 患者安全了,我们才算是安心了。”李喆表示。